足掌痛通常是指腳掌痛。腳掌痛的主要原因,包括不正確的走路姿勢、過度運動、外傷、足底筋膜炎、骨刺等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,明確病因后,在醫(yī)生指導下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不正確的走路姿勢:可能在走路時走路的姿勢不正確,容易使腳底反復受到摩擦、擠壓,從而會使局部出現(xiàn)短暫性的疼痛、腫脹等。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處理,可以在專業(yè)醫(yī)生指導下按摩涌泉穴、承山穴等,能夠疏通局部經絡,緩解局部不適。按摩的時間盡量控制在5~10分鐘,按摩時感到酸脹、輕微疼痛即可。
2、過度運動:如果日常運動量比較小,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加運動量,容易導致腳部肌肉過度疲勞,并且還會使身體產生較多乳酸。乳酸長期在局部堆積,可能會引發(fā)局部出現(xiàn)疼痛、酸軟、麻木等不適。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處理,日常運動要循序漸進,運動完后,可以用45℃左右的溫開水泡腳,能夠促進局部血液流通,緩解肌肉疲勞。泡腳時間,盡量控制在15~25分鐘。
3、外傷:如果日常沒有做好腳部防護,導致腳部受到暴力撞擊或擠壓,可能會引起軟組織受損,使局部表現(xiàn)出疼痛、發(fā)紅等癥狀。在受傷后的48小時內,可以用毛巾包裹住冰塊冰敷局部,可以減輕局部疼痛。48小時后可以用熱毛巾,沾取45℃左右的溫開水熱敷于局部,熱敷5~10分鐘,能夠加快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淤血消退。
4、足底筋膜炎:足底筋膜主要是連接腳跟和足趾的帶狀組織。如果足底肌膜過度伸展或者感染病原體后,可能會引發(fā)炎癥,誘發(fā)足底筋膜炎。局部組織長期在炎癥刺激下,會出現(xiàn)腳部疼痛、紅腫等癥狀??梢宰襻t(yī)囑使用鹽酸氨基葡萄糖顆粒、鹽酸乙哌立松片、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等藥物治療。
5、骨刺:骨刺是正常骨骼邊緣所形成的骨性增生物,可能是營養(yǎng)不良、不正常的負重等導致。在走路時,由于局部長期受到摩擦,可能會因為骨刺刺激,而引發(fā)足部出現(xiàn)疼痛、麻木等不適。可以在專業(yè)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、布洛芬緩釋膠囊、維生素B1片等藥物治療。
除上述原因外,也不排除是痛風、糖尿病等原因導致。在治療時建議嚴格遵醫(yī)囑,不建議擅自調整治療方案,以免治療不當,損傷身體健康。飲食可多吃瓜果和蔬菜,如蘋果、胡蘿卜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