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下垂常是內臟下垂的一部分-輕度胃下垂多無癥狀,下垂明顯者可伴有與胃腸動力及分泌功能較低有關的癥狀,如上腹不適、易飽脹、厭食。惡心、暖氣及便秘等。有時感覺腹郎深處隱痛?;颊卟秃?、多站立及勞累后上腹不適常加重。此外尚有其他內臟下垂的表現(xiàn),以及站立性昏厥、低血壓、心悸等循環(huán)無力癥表現(xiàn)。胃下垂的發(fā)生主要和脂肌懸吊力不足,膈胃、肝胃韌帶松弛,腹內壓下降及陷肌松弛等因素有關。多見于瘦長體型,經(jīng)產(chǎn)婦、多次腹部手術有切口疝、消耗性疾病伴有進行性消瘦或臥床少動者。
胃下垂的治療,要以功能鍛煉和飲食調養(yǎng)為主。在全身性運動的基礎上,著重對腹肌進行鍛煉,可采取仰臥起坐的簡便方法,每日做3~5次,每次做累為止。
在進行仰臥起坐時,效果以半仰身起坐為最佳。半仰身坐是在仰臥起坐的基礎上,對腹直肌進行強化訓練的有效方法、做豐仰起坐時?上體由平臥升起至與地面成45度角前不是腹直肌負擔最重的階段。因為此時有胸鎖乳突肌、胸大肌、肋間肌、腰小肌。腰大肌和髂肌等協(xié)同工作。超過45度后。由于上體重心至臀部支點的阻力臂不斷縮短,腹直肌所起的吊車作用的負擔越來越小.因而也不是腹直肌負擔最重。只有處在45度角才是開發(fā)它抗阻力生長機能的最佳時機。因此,延長身體在45度角的持續(xù)時間是增大腹肌刺激量的有效方法。
半仰身坐的方法:仰臥在地板或長凳上,雙手放頭后。兩腳勾住凳腿等固定物。接著,挺胸直腰、頭部上頂,以拉長上體的重力臂。然后,腹直肌發(fā)力,上體平穩(wěn)升起,當與地面成45度夾角時,保持該姿勢不動,做靜力性鍛煉。呼吸為順暢的胸式呼吸,不要屏氣憋勁。靜停30秒鐘左右放松還原。休息時進行深呼吸和腹部按摩,間歇約1分鐘左右,做4~8次。練到一定程度后,可延長靜停時間:隨著半仰身起坐能力的不斷提高,可兩手頭后抱握啞鈴或杠鈴片做動作,以增大腹直肌的負荷量,促使其更快的生長。
飲食要少食多餐,選擇易消化而富于營養(yǎng)的食物,餐后應臥床休息45分鐘至1時,以減輕胃的負擔。欲了解仰臥起坐實在不一般可閱讀:仰臥起坐實在不一般
優(yōu)質文章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