摔傷后為了盡快消腫化瘀,需要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措施。在受傷初期進行冷敷和抬高患肢,適當使用藥物進行治療,隨后進行熱敷和功能訓練等方面。具體分析如下:
立即冷敷:在摔傷后的24小時內(nèi),應立即對受傷部位進行冷敷。冷敷可以促進血管收縮,減少血管內(nèi)的液體滲出,有效緩解腫脹和疼痛。可以使用冰袋或冰毛巾進行冷敷,每次冷敷時間不宜過長,避免凍傷皮膚。
抬高患肢:在夜間睡覺時,應將患肢墊高,使其高于心臟水平。這有助于促進軟組織腫脹內(nèi)的水分向心臟回流,減輕水腫和消除淤血。
適當使用藥物:如果腫脹和疼痛較為嚴重,可以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藥物來幫助消腫化瘀。例如,可以使用紅花油、云南白藥等外用藥物進行涂抹和揉搓。如果必要,還可以口服一些藥物如三七等進行治療。
熱敷:在摔傷后的48小時后,可以改為熱敷治療。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有利于腫脹的消退。同時,熱敷還可以放松肌肉,緩解肌肉緊張和僵硬。
功能訓練:在癥狀緩解后,應盡早開始進行功能訓練。通過肌肉的收縮和舒張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速度加快,有利于消腫化瘀。但需注意,功能訓練應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進行,避免過度運動導致二次傷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