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臨床上,是用血清中的25羥維生素D來評價維生素D是否缺乏,其正常范圍是50-75nmol/L,一般小于25nmol/L,就屬于嚴重缺乏維生素D。青春期對于嚴重缺乏維生素D,往往與日照不足、飲食攝入不足、膚色、肥胖、腸道疾病等因素有關(guān),可根據(jù)不同情況,在醫(yī)生指導下通過多曬太陽、改善飲食習慣、補充維生素D劑等方式改善。
1、日照不足:維生素D的一種形式可通過皮膚暴露在紫外線下進行合成,因此缺乏暴露在日光下的機會,或居住在經(jīng)常陰雨的地區(qū)可能導致維生素D缺乏,此時,患者應增加曬太陽的機會。
2、飲食攝入不足:對于長年素食者,或是進食魚、蛋、乳類食物較少的人易患維生素D缺乏癥,此時應及時改變飲食習慣,盡可能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D食物,如動物肝臟、奶制品、魚類等。
3、膚色:黑皮膚的人可能比白皮膚的人需要更多的日光來合成維生素D,這是因為黑皮膚的人皮膚中的色素會阻擋紫外線的吸收,患者可增加日照的時間和次數(shù),必要時,可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,補充維生素D劑,如維生素D滴劑、維生素AD滴劑、維生素D2軟膠囊等。
4、肥胖: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隨脂肪蓄積分布到脂肪組織中,從而降低了血液中的維生素D水平,所以體重超重或肥胖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維生素D,以維持正常的血清水平,患者需要多參加戶外活動,還可多進食一些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,必要時,可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,補充維生素D劑,如維生素D滴劑、維生素AD滴劑、維生素D2軟膠囊等。
5、腸道疾?。耗承┠c道疾病,如克羅恩病、乳糜瀉和短腸綜合征,可能會影響身體對維生素D的吸收,患者可通過治療原發(fā)疾病,并經(jīng)常曬太陽、多進食含維生素D的食物改善,如奶制品、動物肝臟、雞蛋等。必要時,可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,補充維生素D劑,如維生素D滴劑、阿法骨化醇片、維生素D2軟膠囊等。
除此外,存在代謝障礙、肝腎功能異常等因素,也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,需及時就醫(yī)診治。